来源:多彩贵州网
“学习党史,就是要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学习成果落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安顺紫云县老同志吴其刚说,作为一名退休党员干部,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就会继续干下去!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坚持以深学促实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为乡村振兴注入“助推剂”,为“幸福黔老”注入“暖心剂”,为青少年成长注入“保护剂”,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想群众所想 为乡村振兴注入“助推剂”
“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开微信群,查看蒋贵娥主任推送的天气预报和自然灾害防范措施及种植管理技术等信息,这让搞种植的底气更足了。”安顺市普定县化新村支书、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胡波说,基地建设在最需要帮助的前期起步阶段,得到了老干部们的大力支持,这些让他铭记在心。
今年75岁的蒋贵娥,现任安顺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在蒋贵娥的带领下,安顺市关工委“五老”同志纷纷化身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员,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就业。2021年,安顺市关工委共争取到各项资金78万余元,支持全市6个建制县区举办科技培训班7期,巩固建设4个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带动就业创业1000余人。
蒋贵娥在顺河村科技示范服务基地调研指导
这是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大力开展农村青年乡土实用人才培养行动,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缩影。
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省委老干部局向全省离退休干部发出“先锋黔老”志愿行倡议,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积极组织动员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广泛开展技术服务、科技培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全省组织1700多名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组成500多个科技服务团(组),结合各地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需求,走进田间地头,深入果园菜地,加强对公司、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科技服务指导,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省关工委投入经费150万元,重点围绕贵州12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林下经济、林特产业,组织农村青年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基层农技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人员等分类开展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培养一批科技二传手和农村青年实用乡土人才。
此外,结合各地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投入经费300万元,建设一批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努力培树一批农村青年创业典型,示范带动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和引导更多农村青年就近就地就业创业,不断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急群众所急为“幸福黔老”注入“暖心剂”
“您慢一点,先坐下休息一会儿。接下来的检查不需要空腹,您血糖低,我们给您准备了牛奶糖,您吃两颗以后我们再带您去做接下来的检查。”在思南县人民医院老干部体检现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正细心照顾着刚做完B超检查的老干部。
聚焦广大离退休干部幸福健康,用心用情用力提高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着力点。
为大力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努力打造“幸福黔老”服务品牌,帮助老干部学习健康保健、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省委老干部局以视频直播方式,先后开展两期《“幸福黔老”健康知识讲座》,视频点击量累计突破80万次。同时,先后三次邀请医疗专家组成医疗服务队赴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开展“喜迎建党100周年,服务走基层”系列服务活动,上门向30名老干部送医送药送学,为老干部进行健康检查。
省委老干部局为老干部送医送药送学上门
为群众办实事,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为当好广大离退休干部的“贴心人”,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传递到离退休干部的心坎上。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开展“传递温暖爱心、喜迎建党百年”帮扶活动的通知》,截止目前,已对587名离退休干部及遗孀开展特困帮扶,投入帮扶资金260余万元。
亲情化、个性化服务是老干部工作部门开展特殊帮扶的新模式。省委老干部局今年上半年通过96811服务平台,为离休干部提供亲情化个性化服务602人次,帮助离休干部解决生活不能自理等特殊困难和问题。贵阳市为全市658名离休干部定制血压计、血糖仪,作为“七一”慰问品进行发放。
在解决老同志待遇落实遗留问题上,黔西南喀斯特研究院通过大量认真细致工作,推动8名退休职工生活待遇纳入州级统筹,解决了老同志退休以来一直愁盼的问题。六盘水市委老干局与协调卫健、医院等部门,帮助解决老同志开药就诊问题,大大减少了老同志慢性病患者为开药频频跑医院的困难。
以群众的满意度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全省大力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遵义市充分发挥市老年大学的组织优势和智力优势,将“智慧助老”行动纳入老年教育教学规划,列入课堂教学内容,通过邀请有关专家开展辅导讲座、开展智能手机安全使用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智慧助老成效。黔东南州、毕节市广泛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广大老同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诈骗陷阱,不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保障财产安全。
忧群众所忧为下一代成长注入“保护剂”
“少年智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依托关工委组织将关注关心关爱青少年儿童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快乐成长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行动,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以基层老同志为主体,组织为1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上门走访赠送“温暖包”,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在慰问助学活动中,福泉市联合多部门和企业共筹资120余万元,帮扶1000余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贵阳市关工委开展“六一”慰问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祖国的每一朵花儿就都能在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中尽情绽放。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积极参与农村幼儿园包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幼儿园建设,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为提高幼儿教师能力水平,全省投入经费100万元,分别在各市(州)举办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各1期,邀请各地幼教专家、名师进行授课,加强农村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在帮助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上,全省投入经费300万元,在60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幼儿园建设“研培中心”,依托幼儿园自有场地成套配置教学会议一体机、多媒体系统、桌椅、玩教具、图书等设备器材,提高幼儿园规范化建设质量。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就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弘扬担当精神,敢于接“最烫手的山芋”、挑“最沉重的担子”,做解决问题、造福群众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将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激发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多办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好事实事,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责任编辑:陈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