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彩贵州网
“在学校的学习对我影响很大,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让我学会了产品拍摄、网店运营等技能。”8月27日,王应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来自黔南州三都自治县的电商达人王应进,毕业于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还未毕业时,王应进就已在三都自治县注册成立了“贵州丰收年电商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营三都农特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同时,还带动同学就业。
王应进返乡创业成立“三都·民族技工班乡村振兴馆”
今年8月14日,王应进在黔南州三都自治县城南社区乡村振兴馆开馆揭牌仪式上许下了一个承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干出成绩,为黔货出山和三都振兴努力奋斗!
从一个贫困山区不善言辞的少年,到奔走于大型农产品消费协作现场和电商平台带货直播间的电商达人,再到贵州丰收年电商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用王应进自己的话来说,现在的所有成绩都得益于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的“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
王应进口中的“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于2018年由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广州岭南救育集团三方共同在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开办。
2020级“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开班
“‘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以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为办学基地,旨在通过三年的免费学习,让三都学子掌握一技之长,从而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质量创业、就业和脱贫致富的目标。”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技工班招生了2018级、2019级、2020级三届共135名学生,他们大部分是水族,少部分是布依族、苗族等。
据介绍,“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135名学生都是来自贵州三都自治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免费为他们安排学习电商知识与相关技能,并安排他们在学校与京东、天猫等知名电商企业搭建的电商实践基地学习、实训。
截至目前,“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已连办三届,每届招收50名左右。学校对这些学生的学杂费给予全免、且全额报销往返车费,并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生活补贴。
“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2018级学生已毕业,30%在广州工作,30%在广州周边的佛山、清远、潮州、深圳等城市工作,20%返回贵州,大部分学生就业于家居、美妆、数码电器、服饰、箱包等电商公司;2019级、2020级学生正在实习或在校学习,参与黄埔帮扶馆项目。
王应进获“2020年广东省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农村电商赛”金奖
“在这所学校学习我很满足,有任何困惑或者不了解的地方都可以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答。”来自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杨再燕,是“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2020级的学生,目前正在学校学习,她认为“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不仅仅是一个技工班级,更是一个承载着贫困学子们的希望的地方,“我将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努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因为只有自己发展起来了,才有机会助力自己的家乡发展。”
杨再燕(右)参与直播带货
为给“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学生搭建实训实践平台,2020年6月,在广州黄埔区政府的指导下,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设立了“黄埔帮扶馆”,并由“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师生运营,专门推广贵州、新疆、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特色农产品。
“黄埔帮扶馆致力于拓展帮扶地区农副产品销售聚道及培养少数民族农村电商人才,实现技能帮扶、消费协作、劳务对接有机结合。”黄埔帮扶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黄埔帮扶馆成立至今,在派驻各地帮扶干部的推荐下,对接了贵州、新疆、西藏等地区10000多款扶贫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助力少数民族农户增收致富。
目前,黄埔帮扶馆已在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黄埔扶贫馆”上线粮、油、米、面、食用菌、副食品、水果、肉禽、鸡蛋等150多款扶贫农特产品。截至3月31日,已累计销售贵州黔南、广东清远、新疆喀什等地区帮扶产品超过200多吨,带动贵州黔南、新疆喀什等地50个村庄5000多名贫困户增收,总销售额超过1900万元。
“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学生参加2020年广东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
通过“工学一体”“以工代捐”等方式,黄埔帮扶馆将一定比例的销售业绩用于支持“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创业发展,帮助少数民族孩子“破茧成蝶”。
2020年10月,“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团队参加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农村电商决赛,斩获企业组金奖;2020年12月,该班2020级学生团队在黄埔帮扶馆的实训指导下,全面参与广东省总工会“粤工惠购”消费帮扶商城项目,为广东省工会会员提供服务。仅一个月,黄埔帮扶馆直接为少数民族贫困户学生发放勤工俭学补贴超过20万元。
“黄埔·三都民族技工”学生在黄埔帮扶馆参加实训
黄埔帮扶馆为“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学生搭建农村电商技能实训平台和孵化基地,开展农特产品新零售技能、农村电商店铺运营技能、直播卖货技能训练,有效培养了学生们运营策略、沟通技巧、成本观念、风险把控、服务意识等能力。截至目前,在政、校、企三方共同培养下,100多名水族、布依族、苗族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已成长为优秀的农村电商人才。
“学院除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教育外,还陆续开展以‘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素养’为主线的礼仪、安全、励志、心理健康等系列教育活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广州文化旅游、专题讲座、经典文训、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融入新校园,为未来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陈溟